2

      近日,由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在广东南岭召开了“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3、2014 年中央林业补助资金——数字化监测与管护平台(二期)”项目成果验收会议。

      据悉,该项目是广东省自然保护区信息化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通过保护区内各类资源和环境的监测调查、主要森林各种生态过程的系统监测、区域内各类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数字化,可以全面掌握森林资源现状,了解森林的发展方向和限制因子,是制定科学保护和管理措施的基础,也是评估森林效益和保护成效的依据,同时能够更好地预测森林生态系统发展方向,评估森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确保有效地保护和管理保护区内的森林资源。

       项目历时3年,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韶关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和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共同合作完成,取得了重大的调查研究成果。据了解,本次是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详细、最综合的一次保护区科学补充考察,包括了森林植被、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及保护区威胁因素等方面的综合性科学考察,已成为全省自然保护区开展科学考察的典范。建立了较为完备、全面的南岭森林生态监测系统,初步形成了以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中心的南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监测体系,这在国内属于首创。其一,建立了南岭森林植被垂直梯度永久监测样地,包括46个共21.12公顷植物样地,包括17个1公顷样地,2条连续样带0.4公顷和0.48公顷,27个0.12公顷样地。其二,建立了集森林环境容量监测、森林气象梯度观测、自动气象监测及森林水文监测为一体的数字化监测系统,对南岭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土壤及生物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长期地监测研究。完成了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史以来最全面的一次鳞翅目昆虫调查,科学确定了南岭蛾类和蝴蝶的物种,其中,蝴蝶的种类由300多种提高到529种;蛾类的种类由1200多种提高到2082种。在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表的南岭为模式产地的蛾类220种,成为国内较大的蛾类模式标本源产地,在世界蛾类学界享有一定的声誉。发表SCI论文多篇,专著3部,在项目期间,培养了保护区专业技术人员5人,其中有3人晋升为林业高级工程师,2人晋升为林业工程师。

       据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透露,这个项目的成果将服务于南岭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建设。目前,我们已经明确了两条重要的工作主线,一个是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另一个就是南岭森林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建设。今后的工作主要是围绕这两条主线来开展的,我们要力争打造成为广东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典范和标杆。


相关内容

       中国绿色时报12月11日报道1952年,内蒙古...
2019-01-01
      近日,由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在...
2019-01-01
      今年是宝安区罗田林场建场60周年。在这个不为人知...
2019-01-01
5
2023-11-16
医用气体
2024-01-19
1
2023-12-23